張家港農商銀行與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回顧18年來的發展歷程,張家港農商銀行始終走在農村金融改革前列,以地方法人銀行的擔當與責任,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積極推進普惠金融,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金融支撐。
“兩小”戰略雙輪驅動,擔當服務地方經濟主力軍
張家港農商銀行董事長季穎表示,近年來,張家港農商銀行堅守“服務三農和縣域經濟、服務中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加大對涉農和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迎來了近幾年業務發展的最好時期。
張家港農商銀行把支持民營經濟和制造業發展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切入點,推進組織架構改革,成功探索出雙輪驅動的“兩小”服務模式。“兩小戰略”是該行2019年九大工程之一,圍繞專業專注、簡單高效的核心價值觀打造“兩小”隊伍和技術,對小微企業及小企業實施差別化服務、專業化經營。針對小微企業、小體工商戶融資特點,小微金融事業部和22個分中心團隊進一步將小微服務力量下沉,構建跨區域的普惠金融服務網,形成一支服務基層大眾的生力軍。自去年以來,小微貸由30億元起連跨8個10億元臺階,突破百億元大關,跑出了該行小微貸發展的“加速度”。小企業部打造的一支專職從事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授信業務的專業化團隊在今年也雛形初現,截至9月末,小企業部貸款總額92.74億元、2653戶,較年初凈增19.38億元、598戶。
通過近兩年的實踐,兩小機制建設成效初顯,“雙引擎”的加速運轉為張家港農商銀行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逐步打響了該行支農支小品牌影響力。
支持鄉村振興,提供一攬子鎮村金融服務
呼應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張家港農商銀行主動對接,著力提供系統性、一攬子鎮村金融服務。針對鎮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難題,該行量身打造“城鄉一體化建設貸款”“村級經濟幫扶貸款”“新農村建設貸款”等一系列信貸產品,并提供“一次授信、隨用隨還、循環使用”的便利,截至9月末,對全市鎮村級經濟主體的貸款余額達到38.83億元;通過主動參與蘇州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治理工作,自去年以來,該行自主開發和完善農村集體資金管理系統,將系統覆蓋至全市7個鄉鎮、128個行政村222個賬戶,賬戶覆蓋率達87.5%,累計交易10.5萬筆、30億元;通過主動對接“三優三保”項目,張家港農商銀行推出專屬產品,騰挪貸款規模,保障各鄉鎮融資及時到位,促進土地資源集約使用。截至9月末,已為樂余、大新等5個鄉鎮提供授信,貸款余額11.88億元。
此外,張家港農商銀行推出的“金大地”支農貸款,有效扶持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為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這四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授信支持,截至9月末,向四類經營主體8759戶發放貸款余額56.42億元。
加快科技賦能,建立一套立體服務體系
日前,張家港農商銀行又一款線上小微企業經營性貸款產品“優抵貸”正式上線。這是繼銀稅互動產品“優企貸”上線以來,該行今年上線的第二款線上小微企業信貸產品,該產品實現了客戶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需要跑”。除了已經成功上線的“優企貸”“優抵貸”之外,該行“優農貸”等產品也在蓄勢待發中。
今年以來,張家港農商銀行進一步加快科技賦能,成功上線數字化風控平臺,并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金融產品線上化,傳統產品提級換擋和爆款產品開發速度在不斷加快。圍繞“標準化+集群化”思路打造產品體系,截至10月末,該行上線了市民貸、惠民貸、紅領貸等多款線上產品,貸款余額達到20多億元,在推動中小微企業貸款操作無紙化以及服務方式便捷化、快速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張家港農商銀行積極實施“互聯網+”戰略,加快自助銀行布點,大力發展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業務,在全國農商行系統率先推出智能超柜,建立立體化的營銷和服務渠道。截至9月末,該行電子渠道替代率達到93.5%,在全省農商行保持領先水平。
“作為與地方經濟同頻共振的本土銀行,張家港農商銀行將全力打造農村金融高質量發展標桿,力爭實現在全省農商行各項主要考核指標中爭先率先,開啟張家港農商行激情燃燒、干事創業的又一個‘火紅年代’。” 季穎表示。
|